
8月11日,由衡水市委网信办主办的网络主题活动第二篇章——“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启动。中省直媒体驻衡机构及市直新闻网站先后走进了武邑县、阜城县的美丽乡村,实地走访特色景点、村居、产业等,领略美丽乡村风貌,感受乡村振兴成果。
武邑县韩庄镇贾史村党支部书记李晓泉向采访团介绍贾史村的具体情况 郭艳宁/摄
采访团一行来到先后荣获“河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衡水市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的衡水市武邑县韩庄镇贾史村。大家一边走,韩庄镇贾史村党支部书记李晓泉一边介绍着村里近年来的变化和发展。近年来,该村党支部修缮提升了村级活动阵地,设置了本村标志性景观石;拆除3处残垣断壁,整治1处坑塘,清理整村街面垃圾,改善村容村貌;修建了休闲广场,购置了健身器材,修建200米观赏长城垛围墙、仿古凉亭和长廊各一处;提升修建了500米坑塘栏杆,坑塘做防水处理后,又陆续种植了荷花,放养了金鱼,改善了人居环境;清怡园修建完成,民俗展览馆、美丽一趟街成功打造。
武邑县韩庄镇贾史村通过实行土地托管种植油菜花,摸索出了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落实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新路子。2020年5月油菜花成熟收获,均亩产300斤以上,每亩收入500多元,全村收入70万元,“集体经济组织+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带领全村迈出了种植模式优化调整的第一步。此外,通过盘活集体资源、直播代货等方式,增加集体收入。2021年集体实现年收入10万余元,预计今年村集体收入可达30万元,2023年可达50多万元。韩庄镇贾史村靠结构调整,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近年来,武邑县聚焦“三农”,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一是通过全方位、多渠道、宽视角加大人居环境整治教育引导力度,加大长效管理机制和群众参与机制建立,在全县上下营造起浓厚的舆论氛围,形成了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强大合力;二是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三是持续深化“四个农业”,调优种植结构,调长链条、调高效益、调强产业,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阜城县阜城镇冯塔头村正在进行采摘、挑选、称重、装框的果农 郭艳宁/摄
同日下午,采访团一行来到阜城县阜城镇冯塔头村,看到正在进行采摘、挑选、称重、装框的农户,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笑容。据介绍,该村村委会牵头成立了富源梨果种植专业合作社, 实行“土地入股、集体经营、统一管理、分户核算”的经营体制,全村109户以各自的承包地为股份入社,按股份份额分摊投入成本、分配经营收益,打造“千亩有机密植梨园”。充分发挥城郊村的地理优势,整合集体闲散土地200亩,发展园艺、花卉种植,每年为集体创收10万元。
阜城县认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积极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精品美丽乡村,调整农业结构,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衡水市着眼乡村振兴,加强乡村治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治理体制。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持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破立并举,推动移风易俗,摒弃陈规陋习,培育新型社会主义文明乡风。通过创新多种举措、开展多样活动,不断催生农村原生动力,使农村精神文明、村居面貌等焕然一新。(徐秀丽 郭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