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

【晒晒咱的国之重器】全域型海洋生态牧场:走向深蓝的巨型“粮仓”

【晒晒咱的国之重器29】

位于黄渤海交汇处的长岛,水天一色。

站在长岛岸边,远远望去,海面上均匀分布着一座座“微型牧场”——这些长、宽各70米的海面平台,容纳水体达7万立方米,搭载了水下声呐、水下机器人、5G通信、海洋数据监测等多种系统。平台里面,鱼群穿梭涌动,生机无限。平台周围,一条条海参捕捞船在繁忙作业,收获满满。

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经海”系列深海智能网箱。作为国家级海洋牧场建设的排头兵,山东省烟台市正在规划建设未来海洋牧场之城,深海智能网箱是该市实施“百箱计划”的第一步。

你能想到吗?如此巨大的平台,工作人员只需4人,数十万尾鱼完全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养殖。烟台中集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福元说:“首批‘经海系列’深水智能网箱里的许氏平鲉、花鲈已开始收获,单体网箱年产渔获600-1000吨。”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8%左右,当土地承载已经满负荷,海洋能不能成为新“粮仓”?又该如何在利用的同时,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杨红生告诉记者:“牧养互动是实现海洋农牧化的重要途径,从立体开发角度出发,水面的深海智能网箱是实现工业化生态养殖和智能化监测的重要载体,水下的海洋牧场是实现环境保护、资源养护和渔业持续产出三大功能的蓝色粮仓。”

深海智能网箱设计和建造并不容易——网衣系统性能与强度设计、网箱大型桁架式结构设计及防腐、坐底式网箱平台非线性流—固—土耦合动力响应分析、抗台风分析及设计……处处都是难点。

我国科研人员潜心研究、自主攻关。正如“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立斌所说:“在‘蓝色粮仓科技创新’专项的支持下,我国海洋牧场实现了由以机械化、农牧化和工程化为特征的1.0阶段,向以生态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2.0阶段的重大转变。”

如今,153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顺利获批建设,我国海洋生态牧场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因海制宜”,突破了南北方典型海域生境修复新技术,完成了海洋牧场生境从局部修复到系统构建的跨越;“因种而异”,突破了关键物种资源修复技术,实现了生物资源从生产型修复到生态型修复的跨越;“因数而为”,突破了环境与生物资源远程实时监测和预警预报技术,实现了海洋牧场从单因子监测评价到综合预警预报的跨越。

从近浅海走向深远海并不是终点,全域型生态牧场建设的3.0阶段正在开启——它将以数字化和体系化为特征,兼顾海水与淡水。杨红生说:“从大农业观和大食物观的角度出发,在海洋里像在陆地上生产粮食一样生产食物,实现耕海牧渔,是我们几代人的梦想。”

现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海洋牧场智能管控与少人化精准协同作业应用示范”正在进行中,科研人员将基于北斗精准导航与高分辨率遥感集成技术,提升海洋牧场智能管控与少人化精准协同作业水平,构建科学选址—规划布局—生境修复—资源养护—安全保障—融合发展全产业技术链条,实现海洋牧场构建原理、技术、装备、模式等自主创新,拓展牧场建设新空间,打造“北斗+海洋牧场”的全域型海洋生态牧场。

走向深蓝的号角已经吹响,全域型海洋生态牧场的画卷已经展开。未来更加可期!

(本报记者 齐芳 本报通讯员 王敏)

海洋牧场海洋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湖北时报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中国日报网3月21日电 2025年是中国和纳米比亚建交35周年。三十五载风雨兼程,两国关系如同一棵茁壮成长的大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与深厚的情谊。经济合作助力共同发展中国与纳米比亚在产业和贸易结构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合作[全文]
    2025-04-02 12:36
  • 根据缅甸气象水文部门消息,当地时间4月1日21时57分42秒,缅甸内比都地区发生里氏4.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总台记者 李晖) 点击进入专题:缅甸发生7.9级地震 责任编辑:于啸歌[全文]
    2025-04-02 10:22
  • 总台记者20日获悉,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与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扎米尔当天举行会谈。会谈中,卡茨批准了以军在加沙地带的最新作战计划。卡茨表示,已经看到以军对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处境造成了军事上的压力,在以色列被扣押人员获释前,以军[全文]
    2025-03-21 05:08
  • 11月26日,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部长金与正发表谈话称,韩国当天再次向朝鲜南部边境多个地区散发反朝宣传单。朝方对韩国的这一行为予以强烈谴责。谈话称,相关地区的安全保卫机关正在进行区域封锁、搜索回收和处置工作。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作者: 董[全文]
    2024-11-27 02:24
  • △黎巴嫩贝鲁特(资料图)黎巴嫩公共卫生部当地时间17日通报称,自2023年10月8日黎以冲突爆发以来,黎巴嫩境内有3481人死亡、14786人受伤。(总台记者 次晓宁) 责任编辑:祝加贝[全文]
    2024-11-18 02:21
  • 阿塞拜疆《巴库论坛报》主编谢穆尔·马马多夫近日在中国日报网撰文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于11月11日至22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此次大会预计将进一步推动中阿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合作。中国助力阿塞拜疆发[全文]
    2024-11-14 02:01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湖北时报 hb.bjdshi.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